作者:Michael F. Bird
译者:黄雅苓

目录
上文请阅读【真有一种神学方法是‘福音派神学’? (上)】,接续上文….
为何要以福音为核心来建构神学?
有些人担忧,强调“以福音为中心”或“以福音为驱动”的神学,只是流行一时的趋势,最终不会与传统的新教神学有太大差异。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进入21世纪,我们在宣教上迫切需要一种真正符合福音派信仰的神学,一种根植于福音及其影响的神学,来帮助我们重新向西方传福音,与全球南方教会建立联系,并且扎根于圣经,同时汲取基督教传统的智慧与深度。这是必要的,特别是当前许多福音派教会呈现出破碎与浅薄的状态。
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 保罗的教导是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
如果福音如同保罗所说的,是“最重要的”(林前15:3),那么它就应该在系统神学中占著最重要的地位。
保罗似乎就是自己开创这样的方法来构建的。虽然他的《罗马书》并非一本系统神学,但罗马书却是他写过最全面的书信,这书信一开始就宣告了福音(罗1:3-4)。由此可见,保罗为我们提供了可遵照的一个神学建构模板——一种源自于福音的神学。
2. 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符合传统
从教会历史来看,早在二世纪,里昂主教爱任纽(Irenaeus)就已经强调福音的优先性,并说:“这福音已经借着圣经传给我们,是我们信仰的根基与支柱。”
到了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John Calvin)也同样强调:
“圣灵的工作并不是要发明新的没听过的启示,或捏造一种新的教义,使我们偏离福音所传承的真理,而是要使其持守福音所教导的教义封存在我们的心。”
而英国清教徒约翰·欧文(John Owen)则说:
“所有纯正的神学,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福音神学,因为无论它处于任何时代,它的核心对象与推动者都是神的儿子。”
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是不可或缺的
任何神学架构都必须建立在福音的基础上。北美圣公会(Anglican Church of North America)就是一个好典范,他们由J. I. Packer主导编写了自己的教义问答。该教义问答的第一部分阐述福音,而第二个问题就是:
问:什么是福音?
答:福音是神爱世人的好消息,以及透过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我们的罪能得救的恩典。(诗103:1-12;赛54:4-5;约3:16-17;林前15:1-4)
然而,福音不只是起点,而应该成为一个持续出现的主题,一个系统神学的主要核心。福音渗透所有教义,定义了教会的使命,并告诉我们,在耶稣基督里神对我们来说是怎样的一位神。福音是教会的存在最重要的故事,因此,神学也应当是关于这个故事的神学——即福音神学。正如约翰·韦伯斯特(John Webster)所说:“福音派的神学是由福音所激发、主导并审视的神学。”
我主张,以福音为驱动的神学应该在基督教神学的各个领域中(比如说,在一些具体的主题像是:神的本质、基督的位格与工作、教会、末世论等等)落实福音,并进一步应用于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以及教会领袖的事奉。我甚至认为,福音是连结信仰、经验、使命与实践的黏着剂。
请思考以下几点:
- 神学本论(Theology Proper)是在描述那位透过“神的福音”启示自己的神(可1:14;罗1:1;15:16;林后11:7;帖前2:8-9)。
- 基督论(Christology)探讨耶稣基督的生命与工作,这些内容记载于四福音书,并由使徒所传讲的福音教导(罗1:3、9;15:19;林前9:12;林后2:12;9:13;10:14;加1:7;腓1:27;帖前3:2)。
- 圣灵论(Pneumatology)强调圣灵的恩赐与重生的经历,这是福音的应许(徒2:38;罗5:5)。
- 救恩论(Soteriology)目标在解析“救恩的福音”的多重丰富性(罗1:16;弗1:13)。
- 护教学(Apologetics)旨在“为福音辩护”(腓1:16)。
- 教会论(Ecclesiology)讨论“在福音里的团契”(腓1:6)以及“为福音信仰齐心努力”(腓1:17)。
- 基督徒伦理(Christian Ethics)意思是“对福音的承认”所伴随而来的顺服(林后9:13)。
- 应用神学(Applied Theology)关乎如何“行事为人与福音相称”(腓1:27)。
- 牧养神学(Pastoral Theology)则显示出福音对事工的影响。正如德瑞克·提德博(Derek Tidball)所说:
“牧养工作就是让福音的花苞绽放成完整的花朵……福音决定了一切,从牧者的动机、权柄、方法,到品格,都应受耶稣基督福音的引导。”
所有这些观点都支持一个结论:福音不只是神学的起点,更是核心、界限和统一的主题。
真正的福音派神学应该是一种从福音出发、以福音为核心的神学,奋力向前、积极行动、敬拜祷告,并传讲真道的神学。这样的神学以福音为起点,因为福音确立了我们谈论神时的诠释范围,也确立教会存在的首要目的。
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应当展现福音
以福音为开端,并将其置于核心,将带来一种能够使福音的应许在教会中结果子的神学。约翰·韦伯斯特曾说:“教义学(Dogmatics)就是对福音内容的结构化与分析性展现。”
他进一步说道:
“最棒的福音派神学工作,源于对基督教福音的喜悦,因为福音本身是一种光明、令人信服且无比满足的真实。这个真实就是耶稣基督——祂将自己赐给我们,使我们能够认识、爱慕并赞美祂。以福音方式思考,就意味着在祂的同在中思考,在祂的道与圣灵的指引下思考,并在圣徒团契中思考。而且,我们当满怀喜乐的信心,因为耶稣基督对自己的见证,远远超越任何试图为祂辩护的神学论述。”
同样,前雪梨大主教彼得·詹森(Peter Jensen)也智慧地指出:
“负责任的神学家应当以福音来安排其教导,并确保无论神学内容包含什么,读者都能清楚地看到福音的核心。若某些神学著作没有明确讲述福音的主题,最终可能会让读者无法理解基督信仰的核心信息,唯有透过对福音的阐释,神学家才能够有资格继续深化探讨,因为福音是所有启示当中最重要的。”
以福音为中心的神学是普世性的
最后一点,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以福音为驱动的神学如何连结全球的教会。
2024年9月,第四届洛桑大会(The Fourth Lausanne Congress)于韩国举行,来自超过200个国家的5000多名基督教领袖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全球宣教与福音事工。
这类会议提醒我们,我们的信仰也有全球性,基督信仰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当地的教会、邻舍、附近的学院、神学院,或教会合作的机构。当我们谈论神学、方法与实践时,也必须放眼全球,思考我们的神学与使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意义与影响。
在数位时代,各地的散居群体(diasporas)正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使得全球的连结更加紧密。这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机会,甚至是优势,使我们能够倾听并学习与我们不同的人。虽然福音在非洲、澳洲和美洲都是同一个,但各地所面临的挑战不同,执行神学及神学的应用方式也不同,甚至不同的传统 – 他们各具其独特的丰富性与活力。
我们的任务是超越自身的视野,与不同宗派、不同国籍的神学家对话。我们这样做,并非只是为了多元化的表面训练而已,而是为了确保我们的福音能够与“大公性”(catholicity)接轨,也就是与全球教会群体的共识对齐,就是真正明白信上帝、属于教会、并以信心寻求真理的真正意涵。
如果你的神学影响来源,都是来自与你相似、住在同一地区、属于相同传统的人,那么你的神学架构最终恐怕会成为一面只有你的镜子。别误会,我欣赏那些拥有红发盎格鲁圣公会加尔文派学者的优雅欧洲气质,以及满口澳洲幽默的人,这两者我同样欣赏,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希望自己只和一群与我相似的人谈论神学——你也不该如此!相反地,我渴望与来自拉丁美洲、东非、斯堪的纳维亚、亚洲繁华都市,甚至美国阿拉巴马州乡村的朋友们一起思考福音。唯有全球信仰大家庭共同参与神学研究,才能指出我们的盲点,并且祝福我们发掘过去未曾认识的丰富宝藏,并且让以福音为核心的神学得以推展。
如果福音真的是给全世界的大好消息,那么就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的门徒一起努力以及一同探讨“上帝在基督里使世界与自己和好”(林后 5:19)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我们需要在各自不同且多元的经历中,去体会同一个“神恩的福音”(徒 20:24),学习如何认识神、传扬祂,并在圣洁与谦卑中,我们一同建造神的国度。
作者推荐书籍
- Campbell, Ted A. The Gospel in Christian Tradi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 Taylor, Iain, ed. Not Evangelical Enough: The Gospel at the Centre. Paternoster, 2003.
- Treat, Jeremy R. “Gospel and Doctrine in the Life of the Church.” SBET 32 (2014): 180–94.
- Vanhoozer, Kevin J. First Theology: God, Scripture, and Hermeneutics. InterVarsity Press, 2002.
本文章编译自:https://www.logos.com/grow/nook-what-is-evangelical-theology/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