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光亮
初看书名让我稍显困惑,为何要使用颇有物理学意境的题目?但“阿基米德”四个字让我豁然开朗。想必绝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故此,“阿基米德支点(Archimedean point)”用指 一个能够把事实与理论统筹起来的关键点。那么,什么是神学的阿基米德支点?谁又是那个手握杠杆的人?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睹《神学的阿基米德点:基督论,以及赎罪论、救恩论》的风采。
本书作者李丽娟,中华福音神学院神学硕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神学博士,曾任台北长春礼拜堂全职传道,华神出版社主编,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创欣神学院专任教师,目前在中台神学院担任专任教师。主授诠释学、系统神学、宗教 哲学。著有《诠释神学:与存在相属的神学》(台北:橄榄,2010),主编《成为基督徒:祁克果神学》(台北:橄榄,2011)。
推荐理由如下:
1.主题明确。事实上本书是《教义的诠释》的卷二,而且卷一和卷二都由李博士执笔。如果读者们已拜读卷一,那就不难理解此书的题目。换言之,本书的神学思想是卷一的延续。个人猜想这也就是李博士要将“神学的方法论”放在卷一 论述的原因。虽然“基督论”、“赎罪论”和“救恩论”是本书的三个主题,但笔者认为本书实际的主题是“基督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三一论”,而对于基督“位格”(person)和其神人两性的讨论(divine and human nature)又是其重中之重,也是神学史上最具话题性的主题之一。对于“基督论”所引发激烈的讨论,教会历史上曾召开召开七大公会议,时间的跨度长达数百年之久。故此, 本书以“基督论”开篇,从“救赎论”、“现代神学”等视角予以论述。本书的作者要读者彻底的明白“基督论”,因为若缺乏对耶稣基督的必要了解,那么救恩、救赎、赦罪等话题就无从谈起。
2.以历史神学为外核来探讨信仰的内核。本书以历史神学的方式来论述各种神学观。将各种神学观在历史的前因后果讲解得极为清楚,尤其结合了各个时代的背景来告诉读者们—为何某个神学观会在该种的神学土壤里生根发芽。
3.逻辑清晰、论点、论据充分并客观。作为拥有德国神学背景的神学家,李博士承袭了德国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且用词精准。虽然,书中纳入了不少新正统神学主义的观点,例如:卡尔﹒巴特、布特曼。但李博士并未因其自身的德国学术背景就赞同他们的神学观。反之,李博士分析评估了这些神学观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基督教传统神学观的挑战与危害,例如:新正统主义的基督论。另外,李博士更结合当今的神学态势,提醒读者提防现代神学中的异端,例如:三一论的异端。
4.结合实际。虽然本书对各种教义予以了论述,每一章节最后有问题讨论,作者其实一直试图让读者们思考:“基督与我有什么关系?救赎与我有什么关系?赎罪又同基督的生活和生命有什么关系?”从而把读者们或基督徒读者们从在理论知识的海洋,瞬间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必须要将神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笔者个人之感想:
作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耶稣,作为救赎的源头,耶稣理应成为基督徒信仰生活的中心。我们应避免自己成为意识形态的基督徒,认为靠着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救赎的路径,获得耶稣的垂青。因为“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 4:12)。“拯救”、“赦罪”、“救赎”不应只成为基督教的神学知识,或神学课堂上探讨的主题。每个人都当扪心自问“我该如何才能得救?”以及“我该如何将耶稣介绍给身边的人?”,这既是神学反思,也是基督徒实际的生活场景。作为 21 世纪的基督徒,愿我们每一位将信仰和基督带入各自的生活中。
本文作者:杜光亮,写于 2022年10月15日,目前是埃德温斯特国际研究院系统神学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
✽相关阅读:阅读教义的诠释第一册书评—⟨神学的原动力:评《教义的诠释—神学的发生:方法论、神论、人论》⟩
✽《神学的阿基米德点:基督论,以及赎罪论、救恩论》为⟪教义的诠释⟫系列之一,预购85折优惠中,点击了解更多神学图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