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光亮
“教堂”和“教会”是基督徒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但何谓教堂?何谓教会?又或者说教堂是否等同于教会?每位基督徒或许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而这背后所延伸出的课题就是系统神学中的“教会论”。
首先,教会是一个团体,其成员虽都为信徒(绝大多数),但彼此在文化,教育背景,甚至价值观上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其次,既然教会是由人组成,那么必然会涉及管理的问题。对此,教会的“头”—耶稣,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今天的教会提供了范本。当门徒们询问耶稣在祂离开世界之后,由谁来带领他们时,耶稣回答说“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 16:13)。至此,耶稣离世后的教会在圣灵的带领下,在世界各地开疆拓土。几乎做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教堂和教会。基督教的历史证明教会的发展离不开圣灵。那么,圣灵是谁?圣灵的工作是什么?圣灵对教会、基督徒们又有着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神学的波澜与壮阔:教会论与圣灵论》,让它为我们解疑释惑。
认识本书的两位作者:
魏连岳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神学院博士(Ph.D.),美国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神学院道学硕士(M.Div.)。曾受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德伦大学(Durham Univ.)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被收录于欧洲教父学丛书Studia Patristica。另有一篇著作出版于历史悠久的早期基督教研究期刊 Vigiliae Christianae。魏教授是华人世界罕有的【教父学】领域方面的专家,其《死亡神学》一书曾荣获 2017 年台湾基督教金书奖。
张圣佳博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神学博士,现任中华福音神学院历史神学副教授;著作《珍珠与尘沙:认识基督教的必备锦囊》;译作《犹太拉比典籍要点指南》。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本书的出彩之处:
1.学术贡献。众所周知,神学作为一个学术领域自诞生之日起,一直都由西方人主导。毫不夸张的说,基督教界中知名的神学大咖,几乎清一色都是西方人。今天华人世界中从事基督教研究的学者,大多数都有西方神学的背景,也深受西方神学观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华人神学有奋起之势,但神学作品则并不多。随着《神学的波澜与壮阔:教会论与圣灵论》问世,为汉语神学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填补了华人神学在系统神学领域方面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本书以华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来展现“教会观”与“圣灵观”。
2.追根溯源,以基督教的历史为时间轴,系统性的论述“教会观”与“圣灵观”。在笔者所接触过的由西方人撰写的系统神学的相关书籍中,极少数会分析、论述某个神学观的前世与今生。本书以圣经的教会观作为切入点,以由内向外的方式既叙述教会建立的过程,也谈到了教会的管理、运作和使命,包括教会在历史中所曾经历的残酷逼迫,更回应了基督教历史长期所关注的问题—当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站稳脚跟后为何要以罗马主教为首而非耶路撒冷主教(这也是笔者在研究教会历史时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3.主题独立,但在论述的过程中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从本书的题目不难看出,其主要研究“教会论”和“圣灵论”。虽然是两个独立的主题,但作为读者的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丝毫不认为这是两个“不相干”主题。相反,从二位作者的写作思路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其神学立场:教会的发展离不开圣灵,以及“教会论”的发展与“圣灵论”一脉相承。
4.结合理论,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教会。教义类的神学书籍通常有一个弊端:过于注重“理”(学术,各种神学概念),而忽略了“行”(应用于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因为精深的神学理论与概念,如无法应用到基督徒的生活中,那就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但本书很好的做到了扬长避短,用神学的理念作为管理、发展教会的基础。
适用人群:本书非常适合那些既对教会历史感兴趣,同时又想对基督教的教义一探究竟的读者。无论你是否具有神学基础,阅读此书一定会加增你的神学功底。
本文作者:杜光亮,写于 2022年10月4日,目前是埃德温斯特国际研究院系统神学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
✽相关阅读:阅读教义的诠释第一册书评—⟨神学的原动力:评《教义的诠释—神学的发生:方法论、神论、人论》⟩;阅读教义的诠释第二册书评—⟨神学的杠杆原理:评《神学的阿基米德点:基督论,以及赎罪论、救恩论》⟩。
✽《神学的波澜与壮阔:教会论与圣灵论》为⟪教义的诠释⟫系列之一,预购85折优惠中,点击了解更多神学图书。
發佈留言